首    页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 
 
理论前沿 聚焦廊坊 理论动态 理论交流 中心组学习
社会科学 生活之友 史海泛舟 理论讲堂 专家库

廊坊地名的由来

时间:2014年07月01日信息来源:廊坊方志网 点击: 【字体:

廊  坊

五代时,安次人吕琦(北宋宰相吕端之父)任后晋兵部侍郎,其家乡宅第院大房高,远近闻名,被当地人称为“侍郎房”,久之成为村名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日常讲话祛繁就简,逐渐把村名叫成了“郎房”,村址在今廊坊市区的小廊坊一带。清·乾隆十四年《东安县志》有“郎房,离城三十里,属东北路”的记载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,京山铁路修通,在村西设站,写站牌为“廊房站”。铁路通车后,车站附近商贾云集,人口渐增,形成了以车站为中心的大村落,亦称“廊房”,并改称原来的“郎房”为“小廊房”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取得廊房大捷,使“廊房”名扬中外。中华民国三年《安次县志》有“廊房,距城三十里。三、八大集,五、十小集”的记载。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》载为“廊坊镇”。此后,以“廊坊”二字标写地名者越来越多。1961年设置廊坊镇,确立了廊坊之名。

安次区

安次,古称安墟。史称黄帝曾经到过这里。安次之含义,史无定论。据历代郡、县多以吉祥嘉言命名的规律,以其字义释为:“安”,安定、平安,“次”处所、驻留,取“地方安定,人民安居”之意。

西汉高祖置安次县,治今古县村,北魏改名安城县。隋大业初年复名安次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徙治石梁城(今朱官屯村北)。贞观八年(634年)徙治常道城(今北常道村)。开元二十三年(735年)再次徙治耿就桥行市南(今九州村)。元中统四年(1263年)升为东安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降为东安县,三年(1370年)为避浑河水患,徙治张李店(今仇庄乡光荣村)。因与湖南东安县重名,1914年复名安次县。1950年,因永定河水患,县政府迁驻廊坊。1958年并入武清县。1961年析出复置。1982年析廊坊镇及桐柏、南尖塔、北旺、北史家务4公社置廊坊市(县级)。1983年安次县并入廊坊市。1989年廊坊地区撤销,改为省辖地级廊坊市,县级廊坊市改为安次区。2000年10月将安次区部分区域划出建立广阳区。

北史家务  明永乐年间,山西洪洞县史姓迁此定居,形成村落,以姓氏命名为史家务村。后因村南建一同名村,故村名加北字,称北史家务。位于安次区政府驻地南2.6公里,为北史家务乡政府驻地。

蔡豆庄  明永乐年间,蔡、窦两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,蔡家以种菜为生,取名蔡家庄;窦家以做豆腐为生,取名窦家务。1912年合并为一个村,改为蔡豆庄。

古县  汉始置安次县于此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县治移到石梁城(今朱官屯村北)。因曾是县治,遂称为故县,后演变成古县。

北昌  元末此地为放马场,有李、张二姓居住。明永乐年间,石、常、高三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来。因正南5里有一个放马场,便称此地为北马场。明嘉靖年间取“兴旺昌盛”之意更村名为北昌。

麦洼  明永乐年间,山西孙、周几家迁此定居,因地势低洼,住户较少,时称漫洼。后因盛产小麦,且漫、麦字音相近,人们逐渐称村名为麦洼。

落垡  宋辽对峙时期,辽方顺河道用竹筏往大都运粮,走到此地因水位太浅,竹筏搁浅了,便起名落筏,后演为落垡。位于安次区政府驻地东南15.6公里,为落垡镇政府驻地。

杨税务  北宋庆历年间,村西原有一条运粮河,此地是一个渡口,来往客商很多,官府在此设有收税机构(俗称税口子),一位姓杨的管理税务,此人居官清正,颇得好评,故取名为杨税务。位于安次区政府驻地南偏西6.6公里,为杨税务乡政府驻地。

于常甫  明洪武年间,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于、顾两姓人家,为图吉利,请当地和尚选出“常甫”两字为村名,意思是良好开端,因于姓户大人多,故称于常甫。

 广阳区

2000年10月将安次区万庄镇、南尖塔镇、旧州乡、北旺乡、白家务办事处、小廊坊街道办事处、北门外街道办事处、北大街街道办事处、新开路街道办事处,以及北史家务乡的7个行政村划出建立广阳区。为廊坊市政府、广阳区政府驻地。

广阳,因地处广阔的燕山之南而得名,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以广阳为区名,是因为其境域在战国、秦、东汉时期均属广阳郡管辖,而且建区时与国内其他县、市以上名称没有重名,符合国务院1986年颁布的《地名管理条例》中关于地名命名的规定。

    三角地  三角地是廊坊商业的发源地,也称得上是廊坊的发源地。位于廊坊老火车站东北角,是东大街(今建国道西头)与西后街的汇合处。命名于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因鸿升号经理王少升在此地东面(即原来的四季春副食店处)盖起三间坐东朝西的房子,使这块地方形成三角形,人们便叫它三角地。在旧社会,三角地是小商小贩和卖苦力者谋生的地方。

王寨  明洪武初年,村庄编为王庄里。建文元年(1399年),村民吕斌之妻李氏被选为宣宗乳母,后宣宗封吕斌为骠骑将军,人称吕王爷,为此起村名王爷寨。嘉靖年间,吕家衰落,更名王家寨。后简称王寨。

    白家务  明初建村。最早来此定居的有四姓,其中白姓户大人多,故取村名白家务。位于广阳区政府驻地西偏南18.9公里,为白家务办事处驻地。

万庄  明永乐年间,此地有沈姓居住,叫沈家场。后来,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万姓,改名沈万庄。到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京山铁路通车后,此村逐渐迁来一些商业店铺和居民,遂更名万庄。位于广阳区政府驻地西北11公里,为万庄镇政府驻地。

南尖塔  宋代建村,有康、王两姓。因村旁千佛寺有一座尖顶宝塔,塔在北,村居南,故取名南尖塔村。位于广阳区北部,与廊坊市区相邻,为南尖塔镇政府驻地。

碾子营  明初建村,有吴、付、李三姓居此,名为常立村。清乾隆年间,本村有人打了县官,朝廷派兵要铲平村庄,时青壮年均逃走。人们便称此村为撵子营。后演变为碾子营。

北旺  明初建村,因村北地势低洼,经常积水,取名北汪。清末,村民认为汪字不吉利,取兴旺发达之意,改称北旺。位于广阳区东部,属北旺乡。

九州  元中统四年(1263年)至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为东安州治所。后因洪灾村庄被淹,村民外迁。灾后,人们相继返乡,在东安州旧址重建村庄,故名旧州。2004年改称九州。位于广阳区政府驻地正西11.4公里,为九州镇政府驻地。

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

1989年底,廊坊市政府开始谋划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口至市区中心10.19公里道路两侧,规划8平方公里土地,建设集物流、仓储和旅游为一体的工业开发区。因所占地域归属安次区桐柏镇,故时称“桐柏开发区”。又因临近和跨越南营村,亦称“南营开发区”。在以后筹建过程中,有时还称廊坊开发区。1992年6月19日,市长赵诚向新闻媒体宣布:开发区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,正式命名为“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”。同年6月26日正式奠基,总面积67.54平方公里。

南营  明初建村,始称水火铺营,后来居民认为水火不相容,故改称南营。位于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。

桐柏  明以前建村,原名东胜村。后因村东运粮河设有摆渡,遂名东摆村。因村庄较大,建有十余座寺庙,祭祀频繁,村中文化人认为村名俗而不雅,便以乐府桐柏曲改村名桐柏。清末为桐柏镇。原属武清县,1958年划归安次县。位于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北部。

三河市

西汉至隋,均为潞(路)县辖地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,析潞县地置临泃县,因县治濒临泃河得名,故城在今三河市泃阳镇东关东南。贞观元年(627年)省入潞县。开元四年(716年)又析潞县地置三河县,治临泃故城。以泃河、洳河、鲍邱河三水流经县域而得名。五代后梁废,后唐长兴三年(932年)复设。并移治今市区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二月,省平谷县入三河县,十三年(1380年)复析置。1938年三河县分别与蓟县、宝坻县和平谷县、密云县组成蓟宝三和平三密两个联合县,并建立了抗日政权。1945年1月,三河县辖地与邻县分别组成平(谷)三(河)蓟、三(河)通(县)顺(义)、三(河)通(县)香(河)三个联合县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撤销联合县,三河县恢复原建制。1955年2月1日,析三河、香河、通县三县地设大厂回族自治县。1958年12月20日,撤销三河县并入蓟县。1962年6月1日,恢复三河县建制。1993年4月28日,撤销三河县建制,设立三河市,为县级市。位于廊坊市政府驻地东北60.3公里。

泃阳  自唐开元四年(716年)置三河县始,历为县治。曾名城关,1988年以地处泃河北岸改名泃阳。在三河市中部偏东。

大枣林  清初,此地有三座大殿,殿前有通往京城的御道。因道边有很多酸枣树,皇帝路过此村封为大道枣林庄,民间俗称大枣林。

李旗庄  清初,朝廷派一李姓武官在此驻防,后在此定居立庄。因李为旗人,故得名李旗庄。位于三河市政府驻地西偏南6.4公里,为李旗庄镇政府驻地。

大掠马  唐初建村。因村里有马有粮,村民富足,故称料马辛撞。后泃河改道,一村分三村,即辛撞(今属蓟县)和大、小料马,因大料马与马大宙村闹纠纷,村民认为马吃料不吉利,取掠马之意,又改为大掠马。

龙湾  清乾隆年间建村。此地有一处弯弯曲曲,东高西低,宛若龙形的土埨。后因挡水筑埝,将土用掉,民众说龙完了。当时宝坻县刘姓迁此居住,起村名龙完,后演为龙湾。

燕郊  春秋时期,周惠王五十四年(公元前663年),齐助燕伐山戎。击退山戎后,燕庄公送齐桓公回师至此,齐桓公以礼劝止燕庄公不要再送。燕庄公为表谢意,不肯停步,他说:“这才到我燕都东郊。”于是继续相送,直至齐国边地长芦(今沧州北17里)。为纪念送齐师经此燕都东郊,遂名此地为燕郊。

姜庄子  明末,有黄、余二姓在此定居,因地势较低,常遭潮白河之灾,大灾之年水如江涌,故称江庄。后由通州花姜庄(今六合庄)迁来姜姓大户,并将祖坟移至此地,改称姜庄子。

潮白河  古名湖灌水、沽水、沽河、箭杆河。为海河水系五大支流之一,流经三河市、大厂县、香河县。由潮河(因水流湍急,响如潮声而得名)与白河汇流而成,故名。

香河县

西汉至隋均为雍奴县地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雍奴县易名武清县,此后,今香河县地即为武清县辖域。五代时,武清于后晋天福元年(936年)入契丹。辽会同元年(938年),析武清、三河、潞县地置香河县,县治今县城。城东滨河,河中芰荷茂密,夏秋季节,香气馥郁,因名香河,县以河为名。北宋宣和四年(1122年)为宋收复,宋徽宗赐名清化县,不久复名香河县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省香河县入漷州,十三年(1380年)复置。

1945年初,香河县、三河县、通县连壤区组成三通香联合县,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,并与武清、宝坻二县边沿区组成香武宝办事处。1945年12月,撤销联合县,香河县恢复原建制。1958年12月20日并入宝坻、武清二县。1962年6月1日,香河县恢复原建制。位于廊坊市政府驻地东北36.9公里。

许台  辽末,有一运粮官船沉入河中,打捞后于此筑台晾米,称晾米台。后许氏迁此落户建村,取村名许家台。清末,简称许台。

    白庙  辽代此地建有一座白塔,并依塔建庙,形成村落后取村名白庙。

    计庄  清咸丰年间建村,距县城三里,名三里屯。后因康姓户多,改名小康庄。不幸村中接连死去几个青年男女,疑村北有块“猪地”,言“猪吃糠(康)”才屡出逆事,遂在村北建屠夫庙,并改村名为系庄,意为系住“猪”。后写成计庄。

    黄院  此处有皇姑庵,内有皇家女儿修行,后庵旁形成村落,取村名皇姑庵。皇家女儿圆寂后葬于村西,为防盗墓,改名黄家院,后称黄院。

    蒋辛屯  明初,蒋姓于此落户建村,取名蒋家辛屯,清中叶,改称蒋辛屯。位于香河县政府驻地北7.2公里,为蒋辛屯镇政府驻地。

    岭子  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,曾于此地扎下前、后营盘。后成村落,故有前营、后营两村,前营为汉民,后营系回民。后营财主安罗山因铸假钱被抄,安氏带领子孙迁到前营落户,遂得村名领子,后改为岭子。

    西梨园  东汉渔阳太守张堪辟此地为梨园,后成村落,名梨园。清嘉庆八年(1803年),村东王家固考中贡生,村西刘晓延亦中举人,两家各炫耀功名,故分村为东、西梨园。此为西梨园。

    五百户  唐代建村,名龙子务。元中叶,村前设屯兵百户所。日久年深,此处渐成五百户村。清末,赵氏于五百户村西立庄,名小赵庄。民国时,龙子务、五百户、小赵庄合为一村,沿用五百户村名。位于香河县政府驻地南偏东10公里,为五百户镇政府驻地。

大厂回族自治县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为了落实党的民族自治政策,于1952年在三河县设置大厂回族自治区。 1955年2月1日,析三河(90个村)、香河(6个村)、通县(8个村)三县连壤地区设立大厂回族自治县,县人民政府驻大厂。1958年12月20日,撤销大厂回族自治县并入蓟县。1962年6月1日恢复大厂回族自治县建制。位于廊坊市政府驻地东北46.9公里。

明初朝廷在此设置马场,俗称“大场”。最早来这里居住的是孙姓和王姓家族,沿用“大场”之名。明嘉靖年间,海姓先祖海南悉从沧州迁居“大场”。因海南悉在朝为官,随之而来的人逐渐增多,形成以海姓家族为主的小村落。随着土地的开垦和农作物的收获,为区分麦收的打场,“大场”逐步演化成“大厂”。曾名城关。县、镇政府驻地。

侯驸马庄  明永乐年间建村。因此地原有侯姓驸马墓,看墓人在此定居,后发展成村,故名侯驸马庄。

前丞相  明燕王朱棣部将士陈元胜于鲍邱河两岸跑马占地48顷,地中有坟,为前朝丞相墓地,后于鲍邱河南北两岸各建一村,河南称前丞相庄(河北称后丞相庄,今属三河市),1958年以后简称前丞相。

夏垫  古时此地“鲍邱水环其下,其东弥望皆陂泽”(见《水经注》)。因地势低洼,每逢夏季地面积水成泽,故名夏泽。元末明初,杨、王、左、刘等姓相继来此定居,原分南街、北街、三刘庄、西店、金家房子等村,后经发展几村连为一体,取垫泽成基之意,统称夏垫。明末清初,已成京东名镇。位于大厂县政府驻地西北8.5公里,为夏垫镇政府驻地。

大棋盘  明代建村,呈方形,似棋盘,故名棋盘村。因与邻村重名,改名为大棋盘。

北坞  元代,汉民靳、赵、曹三姓在此居住,名东务。明永乐年间,何姓(回族)先祖失兀喇、阿颜沙、阿匝丁及其子辈大火者、二火者、三火者由南京上源县北迁,先至何厂,又分支东务,亦名回回务。万历年间,回族李姓由南京上源县二龙岗北迁,先于盐山县停留,后至此地。因南寺头、东务两个回族村分别位于夏垫南北,素有南庄、北庄之称,故将东务易名北坞。

二里半  明初建村,原名王家窑。康熙十八年(1679年)地震,受灾严重,重建新村后改名王新庄。因距夏垫西门二里半,故于清末改称二里半。

谭台  此地有一高台,潮白河水旋绕而过,台下有一深潭,水深莫测。明初,燕王朱棣部将大刀刘海认定为风水宝地,故在高台处立村,名潭台,后逐渐演化为谭台。

    窝坨  此地原有古庙,名水托寺,潮白河水从庙旁流过。明初建村,因此地多沙,逢大风过后,遍地是沙窝、沙坨,常堵塞道路,故名窝坨。

永清县

    西汉中元元年(公元前149年)置平曲侯国,故城在今永清县城东32里,东汉废。其时,县境还兼有益昌侯国(今霸州地)辖地。自东汉至北魏,皆为安次、方城(今固安县)两县辖域。隋大业七年(611年)析安次、固安(方城改称)二县地设置通泽县,治今永清县城西北通泽村,不久即废。唐武则天如意元年(692年)析安次、固安二县地设置武隆县,县治即今永清县城。景云元年(710年)改名会昌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,又更名永清县,因境内桑干河(今永定河)水流湍急,浑浊多沙,时常为患,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上请取沙漠永清(即永绝水患)之意为名。1941年3月,永清县同固安、安次、宛平三县连壤地区组成第三联合县。1945年10月9日,永清县恢复原建制。1958年12月20日,撤销永清县,并入霸县。1961年7月9日,永清县恢复建制。位于廊坊市政府驻地西南29公里。

里澜城  明永乐年间建村。江苏移民到此定居,村周围有土城墙。因地处卢沟河泛区,取“安定波澜”之意,得名安澜城,后为区分同名村,更名里安澜城,简称里澜城。清康熙年间、民国初年亦称里狼城。位于永清县政府驻地东南23.8公里,为里澜城镇政府驻地。

管家务  宋辽时期建村。此地系辽贵族囤积管理物资之处,故名管家务。位于永清县政府驻地北偏东15.1公里,为管家务回族乡政府驻地。

安育  北宋年间,由西夏迁来回族安姓在此定居立村,取名安玉(玉取民族肤色洁白之意)。清光绪年间,文安县张作弼在此任教时,为倡导教育,改“玉”为“育”,故名安育。

    南、北曹家务  明初,从山西迁来曹姓在此定居建村,以姓氏得名曹家务。明末,河间一部分回民迁居村南、村北。后分为南、北两个村,称南曹家务、北曹家务。今均属曹家务乡。南曹家务位于永清县政府驻地北偏东9.4公里,为曹家务乡政府驻地。

南小营  初,燕王朱棣率部在此扎营,后有李姓由山西迁来居住,为纪念燕军驻地起名北小营。为与附近村相区分,改名南小营。

仙人桥  隋代中期建村。村中有万佛庵、龙王庙、菩萨庙、老爷庙等六座庙宇,群众称之为凤凰地。东西庙宇之间修有一座石桥,桥下常年流水不断,各庙修行称仙的人常徜徉于石桥之上,故得名仙人桥。

大辛阁  明永乐年间建村。刘姓人从山东迁此定居,在其宅前建一阁,为昭示建阁之艰辛,取名大辛阁。位于永清县政府驻地西偏北6公里,为大辛阁办事处驻地。

大焦垡  唐初建村,原名龙凤庄。有史姓四兄弟均在朝为官,因反抗朝廷,犯诛灭九族之罪,全村也被焚毁,成为一片焦土。后迁民在此建村,取名大焦垡。

固安县

固安,古称方城。春秋战国有方城邑,即今方城村,西汉初置方城县,治原方城邑。三国魏析置长(后改苌)乡县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方城、苌乡俱省入涿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,析涿县境内原方城、苌乡县地,置固安县,借用北魏时固安(今易县)县名,易其地而名之。其含义以字义释为:“固”者,稳固也,“安”者,平安、安全也,取“江山稳固、人民平安”之意。治原方城故城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迁治今固安县城。元中统四年(1263年)升为固安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降固安州为县。1941年3月,固安县处于游击区,其西部与新城、容城、涿县三县连壤地区组成第一联合县;东部与永清、安次、宛平三县组成第三联合县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于1945年10月,撤销一、二联合县,固安县恢复建制。1948年初,固安县为国共双方交错地带,遂同新城县连壤地区组成新固县。同年11月底,固安县全境解放,恢复原建制。1958年12月20日撤销固安县并入霸县(含永清县)。1962年3月27日,固安县恢复原县建制。位于廊坊市政府驻地西偏南36.8公里。

知子营  原名马庆店。元初,元军主帅在此屯兵扎营,从家中传来得子消息,遂改驻地马庆店为知子营。位于固安县政府驻地东偏南8公里,为知子营基层工作委员会(以下简称工委)驻地。

半截塔  辽大安年间立村,因谢姓落户早,故称谢家庄。天庆末年,村中建了一座矮塔,只有通常塔高的一半,遂改村名为半截塔。

公主府  古名聚粮屯。明万历年间,荣昌公主下嫁荆垡营杨姓。因于县城西南建府,名公主府,遂改村名为公主府。位于固安县政府驻地南偏西3.5公里,为公主府工委驻地。

雀台寺  春秋战国时,赵国李牧守卫边界,在此筑起一座将台,高丈余,广数百步,时名雀台。又在雀台东修建了一座福延寺。后有人迁此定居,村名称雀台寺。

大、小韩寨  北宋年间,辽将韩昌率兵南侵,在此安营扎寨,有居民立庄起名韩寨。后在村南建一同名小村,称小韩寨;原村庄较大,称大韩寨。今均属东红寺工委。

彭村  明永乐三年(1405年),彭、陈、李、付四姓由山西洪洞县来此地定居,因彭姓户大人多,故取村名彭村。位于固安县政府驻地南偏西10.5公里,为彭村乡政府驻地。

屈家营  明永乐年间,有屈、胡、刘、林、路、贾、康七姓居此,因屈姓户大人多,故称屈家营。

永定河  战国至西汉称治水,东汉至南北朝名灅水。隋至辽为桑干水(河),在每年桑葚成熟时节,河水干涸,故名。因水色黑之故,金至清初称之为卢沟河。由于河流泥沙含量大,元、明亦称其小黄河,后来人们还习称之浑河。历史上永定河河道迁移不定,洪水多次决堤成灾,故又有无定河之称。鉴于此河多次泛滥,下游人民深受洪水灾害之苦,清康熙三十七年(1698年)疏浚引流,修筑堤防,河床始定,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。

霸州市

    西汉永光三年(公元前41年)在今境域东北部置益昌侯国,东汉初废并入安次县。东汉至隋主要为安次、方城(隋改为固安县)两县辖地。唐主要为永清县(含文安县地)辖地。五代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于益津关(今霸州市区)置霸州,以霸为名,乃取威烈之义,以示武功。同年,在淤口关(今霸州信安)设置淤口砦(寨)。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在淤口砦置破虏军,景德初年改为信安军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信安军降为信安县。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在益津关置益津县。信安、益津二县此时均属中都路霸州。元初省信安县入益津县,中统四年(1263年)废益津县并入霸州,至元二年(1265年)复置益津县。明洪武初年废益津县并入霸州。清初,霸州辖文安、大城、保定三县(其辖域约含今文安、大城、霸州三县市地域)。雍正六年(1728年)霸州降为散州,不再辖县(原辖之县直隶于顺天府),其辖境与今霸州相近。民国2年(1913年)霸州降为霸县。1941年因形势需要,霸县、新城、雄县连壤区域组成第二联合县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于1945年10月撤销第二联合县,霸县基本恢复原建制。1946年至1948年间,霸县处于国共双方交错地区,为适应斗争需要,原属文安县北部边沿区的胜芳、苏桥一带划入霸县,改称胜霸县。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胜芳改为地辖镇,1953年12月改为霸县辖。1958年12月20日,撤销永清、固安两县,并入霸县。1961年7月9日,析霸县复置永清县。1962年3月27日,析霸县复置固安县。1990年2月20撤销霸县建制,设立霸州市,为县级市。位于廊坊市政府驻地西南52.9公里。

胜芳  始建于春秋末年,当时仅有几户渔民,因东、南、西三面临水,仅北面为陆地,且与一条土堤相连,故名堤头村。公元前318年改名武平,北齐武平元年(570年)改称渭城。北宋嘉祐年间,因盛产莲藕,风景宜人,有“胜水荷香”之称,而改名胜芳。镇区内有王家大院、张家大院、杨家大院,是保存较好的清朝、民国时期的典型北方民居。古时胜芳为文安县主要集市之一。民国年间因户口众多,商务繁盛,距县治尤远,故特设一区,以便警政易于实行。为冀中名镇。位于霸州市政府驻地东偏南26.3公里。

南孟  宋代建村,孟姓人多,取名孟店。后改名南孟。位于霸州市政府驻地北偏西7.7公里,为南孟镇政府驻地。

煎茶铺  元末建村。此处有一条大堤,堤上住着几户人家,以打鱼、卖茶为生,行人多在此处喝茶歇脚,故称为煎茶铺。此村是明朝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王遴故里。位于霸州市政府驻地东10.3公里,为煎茶铺镇政府驻地。

东、中、西台山  宋代建村。在霸州东20里,称台山,有九条河流经此地,东西相望三处高台,状如土山,故名。后形成三个村庄,依次称为东台山、中台山、西台山。今均属煎茶铺镇。东台山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故里。

信安  西汉时韩信曾在此安营屯粮而得名信安。唐设淤口关。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废关置淤口寨。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置破虏军,割霸州、文安、永清、大城317户属之。宋景德初年改为信安军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降为信安县隶属霸州。金元光元年(1222年)升为镇安府。元初废镇安府为信安镇入霸州。明、清及民国时期为信安镇属霸州。位于霸州市政府驻地东偏北21.3公里,为信安镇政府驻地。

堂二里  明初建村,时有几户人家在凤河河畔的桥口、龙王台子两处居住,得名堂二务。明嘉靖年间在此设里,村民迁入,人口繁衍,村域延伸,两处连成一村,称为堂二里。位于霸州市政府驻地东偏北28.4公里,为堂二里镇政府驻地。

扬芬港  元代建村。原名羊粪岗,因有人经常在高岗上放羊,羊粪厚积而得名。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此地,觉得羊粪岗之名不雅,遂据近音改为扬芬港。位于霸州市政府驻地东41公里,为扬芬港镇政府驻地。

    大清河  古名会同河,又名上西河。海河水系五大河流之一。流经霸州市、文安县,因河水清澈而得名。

文安县

西汉置县,取“崇尚文礼,治国安邦”之意,名为文安县,治今文安县城东北大柳河附近。隋大业末年,析文安、平舒(今大城)地置丰利县,治今文安县城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,废丰利县并入文安县,并徙文安县治于丰利城(今县城)。宋景祐元年(1034年)析文安县地划归保定军。宣和七年(1125年)废保定军,改置保定县(治今文安县新镇)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保定县省入霸州,十三年(1380年)十一月复置。民国3年(1914年),因与保定道重名,保定县改名新镇县。1940年夏,文安、新镇两县组成文新县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文安、新镇两县各复建制。1949年8月1日撤销新镇县并入文安县。1958年12月20日,撤销文安县,并入任丘县。1961年7月9日,恢复文安县建制。

北光洲  宋建隆年间立村,以其三面环水的地势得名光洲。随着人口的增多,清朝分化为3个村,此村梁姓居多,名梁光洲。1958年以方位改名为北光洲。

北留寨  宋杨延昭部下在此扎过营寨。民间流传三营四寨中的四寨即指此地。北宋政和年间,刘姓从山东迁此发展成村,因倾慕杨门忠义爱国,取名留寨。北宋末年,村南相继建立两个村,冠以方位,援用寨名,此村改名为北留寨。

左各庄  东汉建村,因左姓人居此,以姓得名左家庄。宋朝已发展成为集镇。民国初年演为左各庄。位于文安县政府驻地东北21.5公里,为左各庄镇政府驻地。

东、中、西滩里  明永乐年间,此地是水边滩地,渔民在此晾网得名晾网滩。后不断有人在此选择高地搭铺居住。到正统年间,形成三个居住点,以地势特征起名滩里。清初分为三个村庄。居东者名东滩里,居中者名中滩里,居西者名西滩里。今均属滩里镇,中滩里为镇政府驻地,位于文安县政府驻地东北24.5公里。

安里屯  明永乐十六年(1418年),刘姓人由安徽金斗县迁此定居,因痛感兵灾和逃难之苦,取安居乐业之义,得名安里屯。今属滩里镇。

大柳河、西柳河  系战国时期古村。因村西有一条泗水河,两岸柳树成行,故得名柳河村。由于靠近文安故城,村庄发展较快,到明朝改名为柳河镇。后村庄越来越大,清康熙年间,分为东柳河、西柳河。1945年,东柳河改称大柳河。今均属大柳河镇。大柳河位于文安县政府驻地东北13公里,为镇政府驻地。

    大留镇  唐代建村。因此地有崇兴寺,起名崇兴村。后不断有人迁来,形成有五条街道的大村镇。明嘉靖年间遭受洪水灾害,土地淹没,房屋倒塌,只剩下一条街,改名留镇店。洪水过后,人们择高地定居,在留镇店周围建起霍留镇(后改为霍村)、韩留镇、小留镇等村,此村较大得名大留镇。位于文安县政府驻地西偏南12公里,为大留镇镇政府驻地。

韩村  明洪武年间,史、王、焦三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。因靠近汉谏议大夫韩延寿墓,而得名韩村。清朝与艾子里合并,称韩艾村。民国初年分开,仍沿用韩村。

大城县

 大城县域,战国时期称徐州。燕王喜五年(公元前250年),燕伐齐克聊城,徐州归燕,更名平舒,取人性宽舒之意。秦设郡县,平舒属巨鹿郡武垣县。西汉初年设置东平舒县。东汉建安十年(205年),设章武郡,治文安县城(今文安县东北大柳河附近),东平舒属之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,改郡为国,章武国都城设在东平舒县城。十六国前燕元玺元年(352年),国改郡,东平舒县城为章武郡治。北魏登国二年(387年),县名去东字,称平舒县,仍为章武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,撤销章武郡,西章武县划归平舒县。

五代,平舒县更名大城县。因晋至隋318年县城一直为郡、国治所,且有26人封爵(王、公、侯、伯)于此,官衙、私邸、商贾匠作多,使城池比普通县城大一倍,故改县名为大城县。

1938年9月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建立大城县抗日民主政府。现大城县版图东北部为静(海)大(城)县、西部为任(丘)河(间)县,均属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沿地域联合县。1949年联合县撤销,县东北部、西部村庄划归大城县,全县362村。1958年,大城县子牙河西部与文安县同时并入任丘县;子牙河东部、南部与青县一起划入静海县;大城县撤销。1961年5月,任丘、文安分设,静海、青县分设,现大城县子牙河西部划归文安县,子牙河东部、南部划归青县。1962年3月,恢复大城县建制。位于廊坊市政府驻地南偏西92公里。

八方  唐代建村,名为吉利庄。明万历年间,刘、李、孙、王四姓人迁此定居,依姓氏建立四个自然村。当时,河水(即今子牙河)从村南流过,北平至金陵驿道从村西横穿,水陆往来四通八达,四面八方的客商川流不断,四面八方的人也源源不断迁来定居。因此取四面八方顺畅通达之意,改村名为八方。原为刘、李、孙、王四八方,属四个自然村,所以素有四八方之称。

郭底  五代周太祖郭威曾在此屯兵,并为将领们从简构筑宅邸。因此,当地人称这里为郭邸。明代,周、贺等姓人陆续迁此,因地势低洼,渐改邸为底,村名称郭底。

苦水坞  明永乐年间,有移民居此立村,因靠近旧子牙河,水甘甜,又有船坞码头,故得名甜水坞。后子牙河改道,井水变苦涩了,清光绪年间改为苦水坞。

里坦  宋代,李姓居此设坛,掌管当地坛场祭祀活动,故名李坛。明代有张、古二氏从山东迁此开店,又名李坛店。清代建镇,为李坛镇。后依其谐音演为里坦镇。位于大城县政府驻地南偏西21公里,为里坦镇政府驻地。

大、小广安  北宋高阳关守将杨延昭曾在此屯兵。军兵秋毫无犯,亦无辽兵侵扰,当地居民安居乐业,广颂平安,故取村名广安。明永乐初年,村南建一同名村,此村户大人多,名大广安,新建村名为小广安。今均属大广安乡。大广安位于大城县政府驻地西南11.4公里,为乡政府驻地。

仰止  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张国明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,见这里地沃人和,遂传信其弟来此相聚。兄盼弟心切,常登高眺望,至弟来为止。后人仰慕张氏兄弟的真挚情义,遂取村名仰止。

田马策  北宋高阳关守将杨延昭曾在此屯兵养马,此地盛产做赶马鞭用的木棍,此种木棍古时称策,故得名马策。后有田氏在此定居,遂取村名田马策。

子牙河  子牙河属海河水系。上起献县臧家桥之滹沱河、滏阳河交汇处,流经大城县,下至天津市杨柳青西河闸,全长158公里,流经大城县46.7公里。春秋战国以前称洚水,其后至唐代称衡漳水,宋名滹沱河,元代称盐河、沿河,明代称交河,明末清初名臧家桥河。清康熙十四年(1675年)诏修臧家桥河堤,同时命管河主簿衙门由献县臧家桥迁往大城县子牙镇。遂依惯例,河随管河主簿衙门治所地名,改臧家桥河为子牙河。

(作者:佚名 编辑:admin)